用户登录
  • 忘记密码?
没有账号?| 马上注册
登录 注册
生活 正文
发帖
暄桐:唯有认真思考过死亡,才足以应对日常
v
原创信息
2025/8/31 23:51:05
  暄桐是一间传统美学教育教室,创办于2011年,林曦是创办人和授课老师,教授以书法为主的传统文化和技艺,皆在以书法为起点,亲近中国传统之美,以实践和所得,滋养当下生活。
  
  
  
  初听庄子在妻子离世后“鼓盆而歌”,十分不解,权当圣人放浪形骸。生活中,我们因约定俗成的文化,默契回避着所谓沉重,心又难免被哀伤笼罩。就像传来熟悉名人离世的消息时,有人激动追问“为什么,他这样好的人,我无法接受”。
  
  接受死亡很难,但,假如欺骗自己永不会死,就不会主动把握有限的时间。比如:现代人总说自己是牛马,其实真正的牛马,很少操心还没到来的死亡。当狮子们分食刚捕获的斑马,或许不远处,就有一群斑马正在悠闲地吃草。
  
  动物的恐惧属于应激反应,而人的恐惧却有前瞻性。朱锐教授说“恐惧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无知”,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:生命尚在,死亡还未降临;死亡降临,感受已经消失。人类体验的,是对死亡的恐惧与假想,而比起其他生物,我们遭受的死亡恐惧最深切,也最剧烈。
  
  恐惧很难为生命带来意义,林曦老师反复讲,到恐惧驱动下的暴走和失控,而人生同画面一样有限,这催促着我们,要以思考代替恐惧,而不是将死亡视为禁忌,缄口不谈。封闭痛苦让心变成孤岛,逃避反而让恐惧成为最大的暗礁。
  
  当死亡作为确定性呈现在生命里,它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有限人生的勇气之源。像朱锐教授立于人生终末,坚持完成《哲学家的最后一课》,以关怀与爱,发出当下最迫切的思考:死亡。 如何在热爱生命的同时,思考并面对恐惧,从而更好地过一生?
  
  首先,人活着不只是求生,更是完整我们对生命的理解。生命观就等于死亡观:庄子视生死为自然循环,才能将天地看作棺椁,在妻子的离去中看到广阔的新生。
  
  无须用“灵魂永生所以死亡不存在”自欺欺人;也不必“将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”。超越死亡的方法,是想办法提高生命的强度和密度。与其用终点自我威胁,不如长出“真切活一场”的热望:“什么真正让我快乐?什么真正地滋养着生命?”
  
  侵噬生命的并非死亡,而是焦虑、恐惧、麻木,我们这一生是来尽情地体验和游戏,不忽视当下,更不依靠想象生活。以勇气和兴致凝聚人生,让生命变得无限丰厚,就有可能在单纯活着之外,为自己立下此生值得一过的理由。
  • 0

  • 浏览:306 评论:0 人
  • 作者最新文章

    1. 致同研究:收入准则应用披露示例(2)——影视业务收入确认会计政策披露示例

    2. 气动骑行巧提速,VELO维乐 ANGEL RISE + 坐垫护你稳驰

    3. 德意志飞机公司与DLR合作完成D328 UpLift演示机地面振动测试

    4. 拒绝“熬夜脸黄”,从敷上每青春千度硒仙人掌面膜这天开始

    5. 每青春千度硒仙人掌面膜:从黄皮熬夜脸到透亮水光肌!

    6. 每青春千度硒仙人掌精粹液:从日常滴饮开始,调出好气色好体质

    7. 守护夜骑安全,VELO维乐 ANGEL RISE + 坐垫护你畅行

    8. 暄桐:唯有认真思考过死亡,才足以应对日常

    9. 暄桐林曦老师关于静坐常见问题的Q&A

    推荐话题

    天外十二时辰
    morning
    今年的中秋节,你是否与家人一起度过?
    morning
    拿手机姿势测试个人性格
    morning
    2019滨海校区介绍
    morning
    天外三名学子成功入选第三期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”
    米妮55
    微信扫码分享
    • 论坛帮助
    • 删帖申请
    • 会员认证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中外求索 - 天津外国语大学论坛